內容大要
原來,這就是「心流體驗」!
正向心理學家 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 在 1975 年首次提出「心流」理論。當一個人把所有注意力毫不保留的用在追求個人目標上,沒有任何脫序現象,也沒有任何威脅需要防患,就稱之為「心流體驗」。
這段過程讓人忘記了身體的存在,猶如天地合一的美妙,是極致的專注以及能力發揮最大化的結果。在脫離「心流」的狀態後,精神能量是富足的,甚至是能明顯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的。

心流體驗的十大特徵
好像聽過這概念,卻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確實進入「心流」的狀態嗎?
根據心理學家 Csíkszentmihályi 可知,進入心流狀態的人往往有以下十個特徵 (不一定會同時全數經歷) :
- 過程就是美好本身,而非達成某個目標
- 執行有挑戰性且能力範圍可及的事物
- 全然沈浸於活動本身
- 情況與結果都在一定的掌握當中
- 內心平和安定,感受不到意識的存在
- 一切美好感受都是立即得到回饋的
- 任務能讓自己發揮所長且不太過簡單
- 忽略自身對於物質的感知與需求
- 運用到最大化的注意力
- 時間的絕對感受消失,甚至忘記時間的存在
心流的體驗不只美好,還有這五個好處
心流體驗讓人忘記時間,感受到心靈的富足,更有益我們的心理健康和內在情緒梳理,這裏簡單提出五個進入「心流」的好處:
- 提升努力時的內在動力
- 提升情緒調節能力
- 提升創意力
- 強化快樂、滿足與自我實現的價值感
- 學習與技能的高效發展
簡單來說,心流往往發生在我們在執行某個具有挑戰性,且為能力範圍的活動,享受自己沈浸在其中,忘記了時間、忘記了外在的輿論與眼光。無論結果好壞,都感受到了存在的意義,原來不需要過多定義。

什麼時候才會進入「心流體驗」?
但是,「心流」只發生在做大事的時候嗎?還是要不斷挑戰才能達到?其實,心流體驗幾乎是無所不在的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當中的,以下舉出兩個可能你早就經歷過的心流體驗:
創意的發揮
之前提過的自由書寫、寫日記,或是單純的畫畫塗鴉,過程中你是沈浸於當下,還是在自我批判呢?多數時候,腦袋的思緒在流淌中也蓋過了生活的嘈雜。
運動
運動時的自己,沒有好與不好,沒有被接納或是被排擠的問題,腦海的思緒和煩惱都被汗水帶走,呼吸原來是那麼舒服的一件事。
除了以上,還有更日常的心流體驗。像是聽演講很無聊,我們不停的在玩手指、看著天空發呆,這些時刻都讓人忘了時間。「心流」讓人發現,原來自我實現的感受,或是內心的富足不完全是達成一個遠大的目標,受到眾人景仰,也不完全是功成名就,財富萬貫,而是深刻地從中感受到分分秒秒略過內心,真實存在在世界的價值感。
參考來源:
Verywellmind 《The psychology of flow》
書籍 《心流》 作者:米哈里・契克森
TED Talk 《談心流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