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好的時代是什麼樣子?
那是什麼樣的孤獨感呢?習慣說著今天是美好的一天,習慣習慣,習慣到成了安撫自己的口號。一杯咖啡清醒,再小酌葡萄酒入睡。
忙碌到一個盡頭,功成名就與光鮮亮麗在身上成了個標籤,回到空蕩蕩的房間裡,回憶起一天,發覺其實和昨天並無二異。
已經累積了一定的資歷,擅長表現自信與有條有理的對話,那是別人很羨慕的「成熟」與「從容」,他們會說自己別無選擇,而你卻擁有一切。
你什麼都有了,雖然吧?《內心封閉時代的街角諮詢室》中,教授總說「忙」是一種「心亡」,他忙著學術研究,研究人們的內心,卻無時看觀自己的內在。
忙碌的迷失並不等同心亡
究竟在資訊豐沛的時代,我們是越來越靠近自己,還是越來越迷失了?心理師東畑開人左思右想,後以心理師的經歷侃侃而談,他說:忙碌時,心並沒有陣亡,只是迷失了而已。
我只靠反射神經生活時,內心也還在我的心底深處,悄悄地持續喘息。就像是放在冷凍庫內側,被人忘了它的存在的乾冰一樣。
我們在奔波的過程裡,仍舊會在時間的空隙回憶起過去,那些燦爛大笑的日子,還是會期許著未來,能夠擁有一份歸屬與安心的所在。
無常的日子起起落落
搭上Uber,或是一個人的公車,有些司機害怕沈默,會與你閒談在搭載乘客時的故事,這塊土地的故事,或是他的生活。他為什麼成為了司機?他現在的生活是什麼樣子?
記得以前,有個司機說過,自己年輕時是大老闆,只是時代淘汰了他,而他也疲倦了管理百人的事業,家人不理解他幾十年在執著著什麼,不知道如何彌補,他逃離這一切,最後成為了司機。
閱讀《內心封閉時代的街角諮詢室》,我看著作者如踏入大街小巷的見證者,緩緩道來一則又一則的稀鬆平常,卻足以眼眶泛紅的無常。
比如國小的孩子和班上的同學格格不入,總是堅持著每件事情都該做好,會指責同學為什麼上課時和旁邊的人聊天,會生氣為什麼老師的規定不好好遵守,像是風紀股長的對待他人,他人爾後害怕遭受更多責怪,只好與他漸行漸遠。
不討喜的完美孩子
再也沒有人理他了,如何是好呢?老師送這個孩子進入了街角的諮詢室。這孩子還是一樣,如風紀股長一樣完美自律。
有很長一段時間,他都默不吭聲,乖乖地寫著作業,完成每一道題目,他相信著完美才能被人喜歡,相信這樣才是家人眼中的好孩子。這股追求潛藏著一份執著與寂寞,好像只得這樣,才是有價值的孩子。
放置著脆弱的自己、疲倦的自己、無助的自己。想哭但是不敢哭的自己,那根本承受不住這一切的自己。有時候我們寫成日記和自己對話,有時候,事情已經糾葛到不知從何說起才好。
故事在本質上是傷痕的代表
在生活中聽人訴苦,我們偶爾會厭煩,為什麼一樣的事情總是抱怨著?卻又能夠理解,因為這是尚未被化解的、還不算故事的內容,那仍是隱隱作痛的新傷,所以沒有成為故事,才會是斷斷續續的內容,七零八落。
只有一而再、再而三地重複述說它。從不同的角度,或以不同的脈絡,描述同一件事。零碎的內容才會慢慢串連起來,變成完整的故事。新傷會結成瘡痂,覆蓋薄薄的皮膚。說故事是一種以柔韌的皮膚,包覆傷口的行為。因此,故事在本質上是傷痕。
從他人的故事看見自己
收到遠流分享給我的《內心封閉的街角諮詢室》,好一段時間,我不知從何分享起才好。比如見證媽媽在浴室過世,於是處罰任何不認真的同學們,其實是處罰的是無法讓媽媽復活的自己。
或是憎恨明明是心理師,卻迷戀於抽菸的作者,他首先寫了戒菸日記,日記的結尾是戒菸失敗。成功、失敗,人生的過程,這一段又一段的故事,他們如何有個明確的主題?
眼前的問題往往只是表象
最終我想,何必有個主題,人生的瑣碎無常如何有個精確的書名?街角諮詢室,有些人說怎麼不提出個解方?怎麼不教我們如何面對無助的人生?
但是我想,作者真正想表達的就是,我們的人生從來沒有解方,只能從一次又一次的見證,在別人身上、自己身上,看見問題表象的內在吧。